治郁“药对”四则

分类:医学美文    时间:2019/7/29 16:56:27    人气(2003)    评论(0)    作者:其它

导读:今天学习张翼先生治疗郁病的4个常用药对。

青海省著名中医内科专家张翼擅长郁病治疗,结合自己40余年的临床经验,对药物性味、功效之认识,每有独特见解,善用药对。

兹将其治疗郁病常用药对的经验,简介如下。



1
 柴胡与白芍



肝为“体阴用阳”之脏。


柴胡辛散,主入气分;白芍酸收,主入血分。


柴胡疏泄肝气,和肝之用,白芍养肝血、补肝体。二药为伍,一散一收。


柴胡得白芍之收,疏肝气不致太过而耗肝阴,白芍得柴胡之散,补肝体不致郁阻气机,碍肝之用。


凡血虚肝旺、肝失疏泄之心烦急躁、胸胁苦满、两胁及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均可使用。


柴胡清热解表用10~15g,疏肝解郁用10g,升降气机用2~3g;白芍用6~10g。



2
 香附与川芎



香附辛苦香燥,为行气开郁之要药,上行胸膈,外达皮肤,下走肝肾,外彻腰足,能行经络滞气,入血行血分之气,可调经止痛,为妇科常用。


川芎辛温香窜,走而不守,上行巅顶,下达血海,旁通四肢,外彻皮毛,为血中气药。


香附偏于气,川芎偏于血,二药为伍,既理气解郁,又活血止痛。治气郁血滞之胁痛,及肝气郁结之痛经、头痛。



3
 麦芽与青蒿



麦芽为补脾胃之辅佐品,而“实善疏肝”。


青蒿气味芳香,苦寒而不碍胃,既能达表、逐肌间郁热,又能入里、舒脾泄热,专入肝肾三焦血分。


青蒿与柴胡均治疟疾寒热往来,但柴胡长于疏肝解郁,其性升散,有伤阴之弊。青蒿清暑泄热,化湿而不伤阴,可清虚热、凉血除蒸,而无升散劫阴之弊。


张老以麦芽、青蒿为伍,治肝肾阴虚之郁火。以麦芽疏肝理脾而不伤阴,还可除烦、止脏躁;青蒿入三焦血分,由里达表以透肌间郁热。


二药为伍,疏肝解郁,善散血分之郁热。



4
 丹皮与栀子



丹皮苦寒,色赤入血,可凉血活血,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妄行。


栀子泻三焦之火,兼可除烦。


丹皮、栀子均可清热,但丹皮清热凉血,栀子清热泻火,丹皮入血分,栀子主气分,丹皮可除骨蒸,栀子清热除烦。


二药为伍,主治肝胆郁热之头晕胁痛、口苦咽干、肌腠灼热、心烦不寐、手足心热。



注: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气血津液病证妙谛》,郭先阳、魏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2008年6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那些可以治疗妇科疾病的花儿们

心灵之殇 | 抑郁症?肾虚!

逍遥散,妇科中的“万能”基础方




发表评论:
古医门 Copyright© 2008-2021 记录学习中医的点滴,欢迎分享传阅 E-mail:tanjiaoxian@qq.com Top
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宽屏最佳)IE9.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Powered by 教县 粤ICP备08021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