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微信精华 时间:2025/5/6 16:19:39 人气(35) 评论(0) 作者:天浩
看了40多年的结节,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会得结节? 我发现有8成以上的结节患者最初都是因为脾虚。长期的脾虚,逐渐伤及肺腑,最终出现尿频,腰膝酸软等肾虚症状,此时已经伤及到了肾。
《黄帝内经》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以我在散结的时候,一直强调健脾非常的重要。但还是很多人忽视,昨天发的一篇是脾影响了肝,长结节。今天分享脾影响到肾,结节多发。两种情况大家自己对照一下。
脾虚失运则水谷精微不得布散,反而聚湿成痰。现代人久坐少动、饮食不节的生存状态,更易损伤脾阳,脾阳久损必累及肾阳,形成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
"命门为元气之根,水火之宅",只要伤及到了肾,这个病就变得复杂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长结节,吃1个疗程就好,有的需要吃3个疗程,而且用的药还贵,为此我真不少挨骂,但是调肾的药确实贵,平替的也很少。
周某,女,45岁,甲状腺结节病史7年。初诊时面色萎黄,声低气短,自述食少便溏多年,此为脾虚之症,近两年出现夜尿3-4次,月经量少色淡,此为肾阳虚症。触诊颈部可及蚕豆大小结节,质韧推之可移,此为痰瘀互结。舌淡胖边齿痕,脉沉细无力。
核心病机:
脾肾阳虚(本)→ 痰湿内生、瘀血阻络(标)→ 结节形成
生晒参10克(先煎),炒白术15克,茯苓20克,盐杜仲12克,酒萸肉10克,姜半夏9克,浙贝母15克,醋三棱6克,生牡蛎30克(先煎)
服药14剂后食纳转佳,夜尿减至1次。调方去三棱加桑寄生15克,续服两月结节缩小80%。
治本:温补脾肾,复其气化
生晒参、炒白术、茯苓:补气健脾,白术燥湿,茯苓渗湿,恢复脾之运化,断痰湿生成之源。
盐杜仲、酒萸肉:杜仲温补肾阳,强筋骨;山萸肉酸温,补肝肾、固精缩尿,针对夜尿频多。
治标:化痰散结,活血消癥
姜半夏、浙贝母:半夏燥湿化痰,浙贝母清热散结,化解已成之痰浊。
醋三棱、生牡蛎:三棱破血行气消癥,牡蛎咸寒软坚散结,针对颈部有形之结节。
用药特色 :
补泻兼施:补脾肾药(参、术、杜仲)与攻邪药(三棱、牡蛎)的比例为3:2,遵循“扶正为主,攻邪为辅”原则。
阴阳互济:补阳药(杜仲)与酸收药(山萸肉)配伍,防止温燥伤阴;咸寒牡蛎与辛温半夏同用,调和药性。
单纯的"见结散结"犹如斩草不除根,很容易反复不彻底,一定要揪住其“元凶”进行穷追猛打,进行改变体内环境,才能不会多发,不会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