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清寒热是治疗感冒的重中之重 —— 外感寒邪初期的辨治规范

分类:医学美文    时间:2018/1/12 10:29:31    人气(2861)    评论(0)    作者:其它

一、太阳伤寒证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或肢体拘急,鼻塞流清涕,舌淡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等。


证候分析:


寒邪袭表,束缚卫气,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功能,则见恶寒;


寒邪袭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则见发热,外感寒邪导致的发热和里热炽盛导致的发热,发生机理不一样,治疗也有本质区别,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寒邪束表,腠理闭塞,故无汗;


寒邪束表,经脉不通,则见头身疼痛或肢体拘急;


肺合皮毛,寒邪束表,肺气不利,故见鼻塞流清涕;


舌淡苔薄白而润,为寒性舌象;


脉浮主表,脉紧主寒,脉浮紧为寒邪袭表之象。


治法:


辛温发汗散寒。


方药:


轻者用葱豉汤(葱白、淡豆豉)加荆芥、防风、苏叶、杏仁

重者用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方药说明:


葱豉汤出自《肘后备急方》“治伤寒时气瘟病方第十三”。


原书认为:“伤寒有数种,人不能别,令一药尽治之者,若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便作葱豉汤”。


后世一般将它用作辛温发汗散寒之轻剂。此处加入荆芥、防风、苏叶、杏仁,以加强其宣肺散寒的功效。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该方是治疗太阳伤寒证的主方,其使用指征是:恶寒,发热,无汗,咳喘,周身疼痛,脉浮紧。



二、太阳中风证


临床表现:


恶寒,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缓等。


证候分析:


太阳中风证是素体脾胃虚弱,腠理疏松,感受寒邪较轻而表现出的证候。


寒邪袭表,束缚卫气,卫气不能发挥温分肉的功能,则见恶寒;


寒邪袭表,卫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则见发热;


素体脾胃虚弱,腠理疏松,卫不固外,营不内守,则见汗出;


寒邪束表,经气不畅则头痛;


寒邪束表,肺气不宣则鼻鸣;


寒邪束表,影响胃气和降,则干呕;


舌淡苔薄白,为寒性舌象;


寒邪袭表,故脉浮,汗出肌疏故脉缓。


治法:


解肌散寒,调和营卫。


方药:


桂枝汤(桂枝 白芍 生姜 炙甘草 大枣)。


方药说明: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 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以上是《伤寒论》中关于桂枝汤的基本内容,临床用桂枝汤应遵循原方的煎服调护方法。


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是外感寒邪初期的基本证型,其共同的特征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第1条),其鉴别的关键是伤寒无汗,中风有汗。


形成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的原因可能与寒邪的轻重和体质的强弱有关。体质强壮,感受寒邪较重者易形成太阳伤寒;感受寒邪较轻,素体脾胃虚弱,腠理疏松者易形成太阳中风。


特别提示:


外感寒邪初期的太阳伤寒发热往往很高,即《内经》所谓:“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乃散”。


现行的教科书中区别外感病初期寒热性质的方法是根据发热和恶寒的轻重来判断的,这就导致绝大多数的人不能正确判断外感病初期的寒热属性。


在不能正确判断寒热属性的前提下,面对外感寒邪初期的高热,绝大多数的人会用寒药,其理由是,对发热而言,即使误治,用寒药也比用热药的后果要轻。


因此,外感寒邪初期滥用寒凉已经成为潮流,没有人认为这是错误的。


可是,麻黄汤证如果不及时用麻黄汤,会变成大青龙汤证,大青龙汤证如果不用大青龙汤,会变成麻杏石甘汤证,麻黄汤证是感冒,而麻杏石甘汤证就是肺炎了,这种后果还不严重吗?


因此,对于外感寒邪初期,无论发热高低,只要与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并见,就要及时用麻黄汤,多可一汗而解。


发表评论:
古医门 Copyright© 2008-2021 记录学习中医的点滴,欢迎分享传阅 E-mail:tanjiaoxian@qq.com Top
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宽屏最佳)IE9.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Powered by 教县 粤ICP备08021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