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黄疸,我的方子不保密,公开!肝硬化出现皮肤发黄、小便不利,这样开方!快收藏起来!

分类:微信精华    时间:2025/5/7 19:00:55    人气(47)    评论(0)    作者:天浩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

大家好,我是王安生,国内知名肝病专家主任医师,近50年肝病临床经验,擅长消化系统疾病,慢乙肝大小三阳、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肝癌、脂肪肝、酒精肝、肝囊肿、自身免疫性肝炎、黄疸性肝炎、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等问题!


患者王女士,52岁,有多年乙肝病史,未系统治疗。

近期出现皮肤发黄、巩膜黄染,伴有腹部胀满、食欲不振、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等症状。

她感到十分恐慌,担心自己的病情恶化,于是前来就诊。

查体

王女士面色晦暗无华,皮肤及巩膜明显黄染,腹部膨隆,有移动性浊音,提示腹水存在。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有力。

进一步检查肝功能显示胆红素显著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也均高于正常值,B超提示肝硬化、脾大、腹水。

中医诊断

结合王女士的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中医诊断为“黄疸”,证属湿热蕴结、肝胆郁滞、瘀血阻络

简单来说,就是由于长期乙肝病毒感染,导致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形成黄疸;

同时,湿热之邪阻滞气机,导致血瘀阻络,进一步加重病情。

随后开方:

茵陈30g、栀子15g、大黄10g(后下)、丹参20g、赤芍15g、郁金10g、金钱草30g、茯苓20g、猪苓15g、泽泻15g、白术15g、鳖甲15g(先煎)、黄芪30g、甘草10g。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复诊情况

二诊:

服药一周后,王女士前来复诊。她告诉我,皮肤发黄、巩膜黄染的症状有所减轻,腹部胀满感也有所缓解,食欲稍有增加,小便量增多,但仍偏黄。

我再次为她检查,发现舌苔黄腻有所减轻,脉象弦滑但较前缓和。复查肝功能,胆红素有所下降,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也有所降低。

根据病情变化,在原方基础上减去大黄,加用鸡内金15g以助消化,继续服用。

三诊:

又过了两周,王女士第三次来复诊。此时她面色已较前有光泽,皮肤及巩膜黄染基本消退,腹部膨隆消失,腹水消退,食欲明显增加,大小便正常。

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B超显示脾脏有所缩小,腹水消失。

以原方为基础,调整药物剂量,巩固治疗一段时间,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复查。

这个方剂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疗效,离不开每一味药物的精妙配伍。下面我来给大家详细讲讲方子里每味药的作用。

茵陈:茵陈是治疗黄疸的要药,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它能够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减轻肝脏负担,帮助退黄。

栀子:栀子同样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

它与茵陈配伍,能够增强清热利湿退黄的效果,对于湿热蕴结于肝胆所导致的黄疸、胁痛等症状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大黄(后下):大黄在这里主要起到泻下攻积、清热泻火的作用。由于王女士大便秘结,大黄能够帮助她通利大便,使湿热之邪从大便而出。

但大黄药性峻猛,不宜久煎,因此我让她后下,以保留其泻下之力。随着病情好转,大便通畅后,我及时减去了大黄。

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功效。它能够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减轻肝脏的纤维化程度。

赤芍:赤芍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的作用。它与丹参配伍,能够增强活血化瘀的效果,对于缓解肝区疼痛、改善肝脏微循环有良好效果。

郁金:郁金具有行气解郁、活血止痛的功效。它能够疏通气机,缓解肝郁气滞的症状,同时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共同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

金钱草:金钱草具有利湿退黄、解毒消肿的作用。它能够促进胆汁的排泄,帮助退黄,同时对于肝胆湿热所导致的黄疸、胁痛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茯苓、猪苓、泽泻:这三味药都是利水渗湿药,能够增加尿量,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减轻腹水症状。

茯苓还有健脾宁心的功效,猪苓利水作用较强,泽泻能泄肾与膀胱之热,三者配伍,利水而不伤阴。

白术: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的功效。通过健脾,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水湿代谢,从根本上解决水湿内停的问题。

鳖甲(先煎):鳖甲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作用。它能够软化肝脏,减轻肝脏的硬度,同时滋养肝阴,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由于鳖甲质地坚硬,需要先煎才能充分发挥其药效。

黄芪: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它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肝脏的抗病能力,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甘草:甘草在这里主要起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它能够协调各味药物之间的药性,减少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使全方配伍严谨,疗效显著。

患者为什么会黄疸?

王女士出现黄疸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乙肝病毒感染导致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影响胆汁的正常排泄。

湿热之邪阻滞气机,导致血瘀阻络,进一步加重病情。

因此,在治疗上,采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疏肝理气、利水消肿的综合治疗思路。

方中茵陈、栀子、大黄等药物能够清热利湿退黄,针对湿热蕴结的病因进行治疗;

丹参、赤芍、郁金等药物能够活血化瘀,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

茯苓、猪苓、泽泻等药物能够利水渗湿,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

白术、黄芪等药物能够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鳖甲能够软坚散结,减轻肝脏的硬度。

全方配伍严谨,标本兼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肝硬化的治疗中,利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加之门静脉高压等因素,使得体内水分容易积聚在腹腔和下肢等部位,形成腹水和下肢水肿。

如果不及时利尿消肿,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在治疗肝硬化的过程中,我通常会加入一些利尿药物,如茯苓、猪苓、泽泻等。

这些药物能够增加尿量,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从而减轻腹水和下肢水肿的症状。

利尿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血液循环状态,为病情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但需要注意的是,利尿药物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过量使用利尿药物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等不良反应,甚至加重病情。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身边有肝硬化黄疸的患者,不妨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们,让更多人受益。



   · 温馨提示 ·
如果您有乙肝、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自免肝、药物肝等疾病。
看不懂检查单,咨询病情,预约挂号或者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图片,打开小程序,填写金数据表单。
填写问题后,将在24小时内收到来电,为您解答。


如有肝病问题需帮助

可扫码填写病情

欢迎随时找我们



发表评论:
古医门 Copyright© 2008-2021 记录学习中医的点滴,欢迎分享传阅 E-mail:tanjiaoxian@qq.com Top
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宽屏最佳)IE9.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Powered by 教县 粤ICP备08021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