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1/27 10:12:41
    有一句传说叫腹痛用芍药。热加川楝寒茴香啊,就说你腹中那种热痛啊,拉黄尿的川连子、芍药,如果你腹中冷痛拉清白尿的,就用小茴香、芍药。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1/27 10:06:29
    人一老,很多疾病就来了,特别是在不知道怎样养生的情况下,疾病更多。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1/27 10:06:25
    缺血,气不够可导致很多疾病,手脚冰凉,蹲着站起来后头晕目眩,唇白,乏力,癌症放化疗后血细胞升不上去,这时,用五红汤,红豆(入心),红枣(脾之果,俗话讲每日三枣,容颜不老),红杞子(入肝肾),红花生(入肺),红糖(入血分)各一把,根据自己的口味调放红糖,服用一段时间后,气色红润,红细胞也升上去了。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1/27 10:03:49
    妇女到更年期的时候,有些会感觉骨头里都在发热,就像滚开水一样,热气从骨里一浪一浪蒸出来,失眠,烦躁,脾气大,这时用地骨皮,知母20~30克水煎服后,骨蒸潮热感当天晚上就能够慢慢缓解。

    因为地骨皮可补骨头里的水分,知母味甘而性寒质润,苦寒能清热泻火除烦,甘寒质润能生津润燥止渴,入肾经能滋肾阴,泻肾火,治疗阴虚火旺导致的骨蒸潮热。
  • 罗大伦 2017/11/25 10:03:53
    不要认为孩子有薄白舌苔,就是受寒了
    在外感第一阶段,家长还要注意,千万不要认为孩子有薄白舌苔,就是受寒了,不是这样的。人正常的舌头是淡红舌、薄白苔。舌苔白色是正常的,只不过它出现了厚腻的情况就出问题了。
    当孩子刚刚外感初起时,舌苔没有变化那么快,大家千万不要通过舌相来判断,要靠鼻涕、打喷嚏,是不是身体发冷这些来判断。当外感化热的时候,舌相才会变化很明显。
  • 天浩 2017/11/23 17:56:48
    鲜山药善滋润,干山药善止泻,炒山药善健脾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1/23 17:00:49
    我们再看脾虚久泻用什么?用山药加白术,瘦人用白术,胖人用苍术。
    如果是小孩子腹泻,直接用山药炒之给他吃。
    如果是小孩子长不壮,也是山药、大枣、莲子这些。圆鼓鼓能量很饱满的食品。
    所以小孩健胃消食我们消积的同时加些山药进去它可以补脾。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1/23 16:59:41
    我们人生啊,你会发现反正到最后面后悔啊。你都会后悔太晚读养生之道。太晚学中医啦。所以这一条后悔不要犯。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1/23 16:52:32
    你去发现老人尿频!我们知道有几味药尿频的王牌药--金樱子、芡实、牛大力、巴戟天、枸杞子、莲子这些都是尿频的王牌药!
    如果你在加进山药去,效果更加理想。所以尿频你用山药加里面的任何三两味药下去,它都管用,尤其是中老年人尿频。
  • 天浩 2017/11/23 16:02:45
    四逆散宽胸解郁,再加枣仁、柏子仁,火麻仁,三仁并用,一个解郁,一个呢?润肠通便,一个安神,吃完后他说效果好的不得了,肠通腑畅睡眠香啊。
    如果是肾虚便秘,则肉苁蓉、火麻仁 之类的药,也通便,根据情况选通便药。
  • 天浩 2017/11/23 15:38:27
    用中药治感冒,一定要分清楚是寒性还是热性。只要感冒伴随嗓子疼,不管是咽炎还是扁桃体炎,感冒一般都是热性的,这个时候适合吃的是“双黄连口服液”“银翘解毒丸”等等,这些都是凉性的感冒药。如果感冒没有嗓子疼,只是头疼、发冷、浑身酸痛,并且很少出汗的时候,这样的感冒才是寒性的,这个时候吃的药并不多,一个是“感冒清热颗粒”,另一个是“通宣理肺丸”,这是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中为数不多的性质偏温的药物。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1/22 11:51:18
    一个人啊,他那是一日不睡,10日不醒。一日,没有睡好觉,十天你补不全,一日无好睡眠,十天补不全。
    所以你们亏钱亏什么,你不要亏你的睡眠,亏睡眠的时候你智力就会下降,哎!老师刚刚讲的我忘了,缺睡眠。不可缺睡眠
  • 天浩 2017/11/22 9:50:38
    【宝宝鼻塞小药方】
    把生姜剁碎,烧热锅,随后把姜末倒进去炒,炒热之后,拿两条柔软的布把姜末包在宝宝的脚底,如果宝宝不配合的话,可以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包上去,再拿个袜子穿上就更稳妥了,不会担心包得不够紧或者姜末跑出来,很实用又没副作用。
  • 天浩 2017/11/16 14:35:33
    宝宝体温超过38.5度,需要用药物降温。儿童医院降温药,一般用泰诺林或美林。两种药在临床使用N年,比较安全可靠。两次用药间隔6-8小时,不足6-8小时,宝宝体温再次升高,仍然用物理降温。用药前先测体温,超过38.5度方可再次使用。物理降温的部位:额头,脖子两侧,(夏季)腋下两侧,腹股沟两侧,洗温水澡均可以降温0.3-0.5度。宝宝就会舒服的多了。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1/6 9:24:38
    人参五味子糖浆或生脉饮
古医门 Copyright© 2008-2021 记录学习中医的点滴,欢迎分享传阅 E-mail:tanjiaoxian@qq.com Top
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宽屏最佳)IE9.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Powered by 教县 粤ICP备08021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