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大伦 2017/12/12 11:52:19
    阿胶要这样吃才能事倍功半
  • 罗大伦 2017/12/12 11:43:54
    鼻炎
    清鼻涕:(桔梗元参汤)
    配方: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

    黄鼻涕:(五味石膏汤)
    配方:五味子3克、生石膏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元参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

    用法:熬水,大约五碗水熬剩两碗,早晚各服用一碗。
  • 罗大伦 2017/12/12 10:42:14
    很多人认为,如果身体不好,只要运动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很危险!如果您心脏气血两亏,而且有瘀滞,这时突然去做剧烈运动,就可能出现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 罗大伦 2017/12/11 15:37:15
    使用藿香正气有个诀窍:如果这个人泻肚子,那么最好服用藿香正气丸或者软胶囊,因为这样药力可以偏下;如果是呕吐,最好服用藿香正气水,因为这样药力偏上;如果又吐又泻,则两者都用,这是我在应用中得到出的经验。这个经验很管用,我身边的朋友受益匪浅,后来我发现很多朋友都能自己识别寒湿感冒,并进行调理了
  • 罗大伦 2017/12/11 15:21:12
    调理肺部寒热的药,有个秘诀,那就是量不能大。有的医生开方子时喜欢每味药都开三十克,实际上有老中医传授过我,说肺经药,分量要轻,如果过重,则药过病所。的确有过这样的例子,有的医生开几十克一味的药,治疗肺经的病,毫无效果,结果老中医原方不动,只是每味药都换成了三五克,结果病人服后病立愈。

    另外就是治疗肺经病的药(尤其是宣肺解表的药),通常要泡一下,浸透,再者是熬的时间要短,一般十分钟就可以了,熬时间长了,则味厚入中下焦了。这也是一个诀窍
  • 罗大伦 2017/12/11 10:52:51
    在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可以用一点疏理肝气的药,比如中成药逍遥丸。如果肝火变大,可以用一个清朝皇宫里癿方子--灯芯竹叶汤,这是清宫御医给帝后嫔 妃们开的方子
  • 天浩 2017/12/11 9:58:28
    喜则气缓;
    怒则气上;
    忧则气聚;
    思则气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 天浩 2017/12/8 14:07:55
    速效痛经贴
    方剂:延胡索30g 五灵脂15g 莪术15g 三棱15g 木香9g 肉桂9g 丁香3g
    制法:共研细粉
    功效:温经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痛经、子宫内膜异位
    用法:取药粉适量,用白酒调成膏填满肚脐,胶布固定,一天一次

    方解:方中延胡索为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有很强的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治疗痛经十分合拍,真可谓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痛经制造出的天敌,故重用其为君药。
    五灵脂、三棱、莪术,破血化瘀,木香行气止痛,四味药合用则气血兼治,共为臣药。血遇寒则凝,遇温则行,若散淤血必先治寒邪。
    肉桂性大热,可以温阳通脉,用其为佐药。丁香性温,又有芳香开窍之功,其作用好比为攻城大军打开城门,直捣巢穴!故为使药。
    诸药合用则寒邪可散,气血得通,则痛经之症,安有不愈之理哉!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2/8 10:09:45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2/8 9:28:03
    白芷辛温。白芷它是辛散,很芳香的,而且吃了会让人胃口好。
    阳明头痛,这种头痛是前额痛。
    我们有几次治病人头痛,病人说前额痛。好!四逆散加白芷、川芎。第二天就不痛了。
    哎!有些说后头痛,四逆散加羌活、葛根不痛了。
    有些是头顶痛,四逆散加藁本、蔓荆子不痛了。
    有些说侧头痛,思虑过度的,四逆散加川芎、郁金。
    所以头痛有各种情况但总的不离纠结、较量,所以四逆散是解纠结较量的良方。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2/4 16:32:05
    龙眼肉、当归、枸杞子、红枣一起煮汤,可以很快让体力恢复,这是恢复体力的方子。
    龙眼肉它是甘甜的,甘甜能益力生肌肉,所以年老要掉肉龙眼肉跟山药、莲子、芡实、大枣、枸杞子一起煲汤。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2/4 15:58:54
    晚上失眠,睡在床上翻来覆去,老觉得心里头有团热,降不下来,心烦失眠。
    用酸枣仁加乌梅、甘草这三味药,煎水睡前喝上半杯下去,觉就很沉。这是酸能静也。像酸枣仁、酸梅这些,味酸的吃了人能够安静。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2/4 15:55:22
    酸枣仁加减
    如果心烦躁较甚者,可加入川连6克、栀子8克。
    血虚甚者,应加入当归12克、龙眼肉10克。
    阴虚火旺甚者,应加入生地15克、麦冬10克。
    盗汗者,加入五味子8克、浮小麦12克、煅牡蛎20克。
    用于心脾两虚导致的失眠心悸,健忘,怔忡,可用人参15g,白术30g,茯苓30g,桂圆肉30g,酸枣仁30g,黄芪30g,木香6g,甘草8g,当归3g,远志3g,生姜6g,大枣3至5枚,用水煎服。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2/4 15:09:34
    男性不育
  • 天浩 2017/12/4 14:12:12
    方中人参,一般偏阳虚者用红参,偏阴虚者用生晒参,效果更好。
古医门 Copyright© 2008-2021 记录学习中医的点滴,欢迎分享传阅 E-mail:tanjiaoxian@qq.com Top
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宽屏最佳)IE9.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Powered by 教县 粤ICP备08021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