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胆结石方,珍藏了15年,20W也不曾卖,今公之于众!

分类:微信精华    时间:2025/3/26 17:29:56    人气(70)    评论(0)    作者:天浩


胆结石,无论在哪个位置,本质上都与痰湿相关。
胆结石的产生同样源于湿热郁结。湿热郁结时间一长,就会阻碍正常的气机运行,久而久之,会致使痰湿垃圾等积聚沉淀。
胆囊作为人体胆汁储存和输送的重要器官。当胆囊里面热重时,这些热会不断消耗胆囊内的胆汁等液体,就如同有一把火在不断煎熬。熬久了,胆汁等液体就会浓缩,其中的一些物质便可能变成固体的结石。
然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比如右上腹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部,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厌食油腻等,这些都是湿热淤堵过程中出现的症状。由于有郁结不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以胆结石患者常常会出现右上腹绞痛等症状。
结石梗阻胆管,可能引发黄疸等严重情况。
那么热食如何产生的呢?热是因为有湿郁结久了,郁而生热。
而湿又是怎么来的呢?湿的产生主要源于。当脾的气化功能不足时,对水湿的气化不能达到平衡,于是就会有湿气产生。如果脾虚不改善,这个湿气便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湿的特性是向下走,中焦产生的湿一般容易转到下焦。肝脏与胆囊就是最常见被湿困住的部位。湿困住了肝胆,阳气不能正常升腾,这些湿在下焦停留久了,肝阴不足,就会虚火旺,虚火旺了,便会耗损气血津液
长期有一把火在煎熬,就容易熬出固体,形成胆结石了。胆结石出现后,会进一步耗损肝胆之气,导致恶性循环。
还有一种是阳虚的人,也更容易得胆结石。其次是痰湿体质的人,然后就是淤血体质的人。
为什么呢?阳虚的人,阳气不足,命门之火不足,自然寒也容易滞留体内。寒的特性是凝滞的,就会把湿夹杂其他一起给冻住了,久了化热,热的煎熬,变得越来越结实,最后成结石了。
痰湿体质的人,道理也差不多,痰湿的特性是粘滞的,也是容易结成团。淤血体质同样如此,容易郁结在一起。
那么现在就送给大家一张强大的化胆结石的方子:海金沙20g、鸡内金15g、金钱草50g、金铃子15g、郁金15g、玉米须30g
为了提高效果,这个方子的加减供大家参考:
兼乏力、脉弱等气虚证——加生晒参15g黄芪50g
若有右上腹疼痛明显、疼痛放射至肩背部等——加延胡索15g川楝子15g
若有口苦、咽干等证属肝胆火旺者——加龙胆草15g、黄芩15g
手脚凉、身冷证属肾阳虚者——加桂枝15g、巴戟天20g
若有口干、手足心热等证属阴虚火旺者——加知母15g、黄柏15g、女贞子20。


发表评论:
古医门 Copyright© 2008-2021 记录学习中医的点滴,欢迎分享传阅 E-mail:tanjiaoxian@qq.com Top
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宽屏最佳)IE9.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Powered by 教县 粤ICP备08021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