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小健脾,量大治便秘,久用加重便秘,这通便第一药你得会用
分类:微信精华
时间:2025/1/25 3:33:30 人气(54) 评论(0)
作者:天浩
一位60岁左右的亲戚曾给黄药师打电话,说吃了中药之后剧烈拉肚子,到了外面不方便的地方,还忍不住,非常尴尬!一般给中老年人治便秘,很少一上来就上大黄,而且还一下子开到10克这么多。之前我们讲附子时提到,明代医药学家张景岳,提出了中药里有“四维”——大实、大虚、大寒、大热,其中:但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有的人15克大黄都不拉肚子,有的人3克就拉肚子了。所以,稳妥起见,最好是从小量开始往上加,尤其是体质较为虚弱的中老年人。治便秘,并不是什么情况下都适合大黄,更不建议用大黄来减肥。实热的大便不通,大多是年轻、身体壮实之人,平素体质阳盛,或热病之后,或过食酒、肥、甘厚味(即高热量食物),或过食辛辣,过服热药等引起。常配伍芒硝、枳实、厚朴,如《伤寒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和调胃承气汤,均以大黄为主药。身体比较虚弱、但也有实邪的人便秘,也不是不能用大黄。但用大黄应与人参、当归、生地等补虚药同用,或者以润下药为主,大黄作为辅助,如配麻子仁、杏仁等。用于大便泻时急迫,泻后不爽,有未泻净之感(里急后重),大黄将脏腑的湿热、积滞排泄出去,属于中医中“通因通用”的方法。可单用酒煎服,也可配厚朴、木香等药,用于湿热泻痢。用于因为用药不慎导致的中毒,或食积、或虫积(寄生虫)导致的肠梗阻,起到导泻的效果。可单用口服,也可以外用灌肠。大黄可用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急性阑尾炎等多种急腹症腑实不通的情况。大黄可用于热邪引起的眼部热痛、红肿,咽喉红肿疼痛,口舌生疮、牙痛,甚至昏迷、胡言乱语,导热下行。如流感、新冠用药连花清瘟、防风通圣散里都含有大黄。可用于暑疖、皮肤局部炎症、肠痈腹痛、乳痈等。可单用或与芒硝打成粉末,搽抹患处。可用于血热有瘀的出血证,善治吐血、衄血(鼻出血)等上部出血。如《金匮要略》泻心汤,与黄连、黄芩同用,治吐血衄血。亦可用大黄内服并外用塞鼻,用于鼻出血。用于瘀血导致的腹痛、痛经、腹内结块、闭经,如《金匮要略》下瘀血汤,大黄䗪虫丸、抵当汤、桃核承气汤等,均用大黄,与桃仁为伍,逐血中瘀滞。《伤寒论》茵陈蒿汤,大黄与茵陈蒿、栀子为伍,可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身黄如橘子色。蒽醌类物质作用时间比较快,所以短期有促进排便作用。而当长期使用后,鞣质的成分开始显现作用,所以长期使用会加重便秘。有报道称,饭前小量口服大黄,不仅不会引起腹泻,反而会刺激味蕾,增加食欲和胃液分泌,起到健胃作用。一般来说,大黄在3克以下,泻下作用不明显,且有健胃助消化之功;1、大黄峻烈攻下,易伤正气,所以,如果不是实证,不宜妄用。身体比较虚弱的老年人,长期便秘患者,不建议直接用大剂量大黄(一般用量3-15克,建议从小量逐渐往上增加)。2、大黄苦寒,易伤胃气,所以脾胃虚弱的人慎用,这也是连花清瘟脾胃虚寒的人慎用的原因之一。不宜久用。5、大黄容易从乳汁排泄,导致婴幼儿腹泻,所以哺乳期妇女也不宜用大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