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临床应用经方的点滴经验

分类:微信精华    时间:2023/8/19 9:24:21    人气(731)    评论(0)    作者:选择中医__董洪涛

作者:董洪涛
这是选择中医馆在公众号发布的
第2178原创内容

我临床喜用经方。我的体会是,经方好用,一方面因为经方能治大病;另一方面源于经方取效迅捷。只要方证相应,经方用起来实在是左右逢源,让我叹为观止。 

关于如何用经方,历代医家多有论述。我这里谈谈自己应用经方的点滴经验,愿意与诸位同道交流。 

一、针对复杂病机,多用合方。 

一般来说,一个病机需要用一个药方。若病人病机复杂,有时一个药方不足以兼顾多个病机时,不妨采用合方。我临床常用经方合方来治疗多种慢性疾病以及一些疑难杂症,我的体会是,合方是临床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 

两个或多个药方合用,既可以保持原方功效,又能互补彼此不足,从而效验彰显。可以说,合用经方是临证妙用经方的一条思路,也是临床提高疗效的重要方法。 

其实,合方的理念源于仲景,仲景即提供了多个合方。比如,治疗太阳和少阳二经合病时,用柴胡桂枝汤;治疗表郁轻证,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表有轻邪,内有郁热,用桂枝二越婢一汤等等。 

我学习仲景的合方理念。我的观点是,只要需要兼顾多个病机,就首选合方。好处是取效快捷方便。以下试举一例,以见合方应用的神奇。 

从临床来观察,肝郁气滞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最重要原因。因肝胆疏泄不力,脾失健运,津液不得输布,酝酿为湿,聚而为痰。湿痰蕴结,加之肝郁日久化热生火,而致痰热中阻,气血不畅,导致多种疾病。比如,失眠、胸痹、抑郁症、焦虑症等等。 

分析这类疾病的病机,有气滞,有痰浊,有郁热,有少阳病,这时既要理气,又要清化痰热,还要枢转少阳。我常选用小柴胡汤、小陷胸汤、半夏厚朴汤合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枢机治其根,小陷胸汤清热涤痰散其结,半夏厚朴汤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如此合方,使肝郁得通,少阳气机得和,痰热得化,气血通达,枢机运转,临床诸证自然缓解。 

二、拓宽经方的应用范围。 

我自己的体会是,应用经方要拓宽其思路,不必拘泥于仲景经文中的应用。仲景只是给我们立了一个用经方的法度,实际上经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经方几乎能治疗所有的疾病,之所以我们常会选择时方,我认为是没有深刻掌握经方的应用经验。 

经方之所以历久不衰,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经方用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卓著;其二,经方具有依证立法,依法统方的特点;其三,后世医家不懈地探索经方之深意,不断扩大经方的主治范围。 

我学习历代医家的经验,我非常重视经方的创新。创新的理念就是:以症为靶,以证为基,以病为参,实现症、证、病结合。 

比如,桂枝茯苓丸是仲景化瘀的一首良高,也是一首高效方。经文言:“妇人素有癥病……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显然,桂枝茯苓丸是治疗妇人宿有癥病、癥留胞宫、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者的主方。我的体会是,此方不但可用于妇科瘀血诸病,更可以发挥其既化瘀,又化痰的功效,而应用于几乎所有病机与瘀血阻滞,湿痰凝滞有关的病证。 

立秋时节,仍觉闷热潮湿,此时仍属三伏天,当按大暑养生。但毕竟金气初至,还要考虑秋的因素。选择中医特此推出立秋养生专区。点击下方图片进入页面,了解更多养生知识。(广告)

比如,我治疗中老年女性心脏疾病,若见其体胖痰湿内盛,加之气滞血瘀,导致心脉失养,即可选用桂枝茯苓丸加减。 

必要时亦可加味。若痰郁化热而见烦躁者,可加竹茹、瓜蒌壳、黄芩、黄连;若痰热扰心而见不寐者,可合用小陷胸汤,并加珍珠母、活磁石;若病久入络而瘀血甚者,可加郁金、丹参、降香。 

诸药合用,瘀血得祛,痰浊得化,心脉得通,心神得养,正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 

其实,几乎每首经方都可以如此去发挥其临床应用范围。比如,我常用温经汤治疗多种气血不足所致的皮肤病,也用于治疗气血虚弱兼有瘀血的男性精子活力不足,这些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清代大医喻嘉言在《寓意草》中说:“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病经议明,则有是病即有是药,病千变药亦千变。”这个理念可用于指导经方的临床应用。 

三、方证相应是运用经方的基本原则。 

所谓方证相应,即有是证用是方,有一证用一方,符合“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的理念。 

以经方治疗抑郁症为例。此病的病位在心,而与肝、脾、肾脏密切相关。我的用方体会是,不必拘泥于西医的病名,只管对证用方。 

比如,若属气血亏虚,则重在补脾胃、调营卫,可以用小建中汤、桂枝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甘麦大枣汤、炙甘草汤等。 

若属肝郁气滞,郁而化火,则多从疏肝郁、和枢机、清心除烦等论治,可以用小柴胡汤、栀子豉汤、奔豚汤、半夏厚朴汤等。 

若属阴血亏虚及阴阳两虚,则多从补阴血、滋阴和阳论治,可以用炙甘草汤、百合地黄汤、甘麦大枣汤等。 

若属心阳不足,痰瘀交阻,则多可选择当归四逆汤、桂枝茯苓丸、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 

若属气滞血瘀,血瘀心脉,可以用小柴胡汤、橘枳姜汤、抵当汤、半夏厚朴汤等。 

我临床应用经方,每每以方证对应为本。我的理解是,应用“方证相应”理念时,就把握两个原则,其一就是“有是证用是方”,非常简单,也非常规范,且极是便于操作。 

进一步说,不能把方证对应过于简单化,还要深刻理解“方证对应”的内涵。药方不仅要对应症状,还要对应病机。这就要求我们在应用经方时,一定要提高四诊技能,不仅要研究方证,还要研究药证,还要研究病因病机,把这些都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方证相应”的疗效。 

我学习当代大医胡希恕的经验,他认为,应严格遵循先辨六经、后辨方证的原则与程序,而非直接辨识方证,以避免犯方向性错误。我的体会是,先辨六经,其实就是把握住方证的方向,只要在六经层面方向正确,再用方证相应自然疗效极高。 

四、既治证,亦治病。 

一般来说,我们用经方时,往往是对证用方。通过方证相应来应用经方,也是我临床最为熟悉的方法。但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对病用方。 

一方面,仲景所论的经方应用,都是先辨六经病的。显然,这是先治病,而不能完全治证。这样说来,证其实归属于六经病之中。 

另一方面,今时西医的一些病名也可以有相应的经方。这样可省去不少辨证环节,用起来得心应手。 

今贤提出“病证合勘法”,即将西医诊断的病,或中医所称的“病”(如疟、痢、中风、虚劳等)与仲景书中之“证”结合起来,进行对照研究,揭示其内在联系以遣选经方的方法。之所以可以这样应用经方,正源于经方既治证,也治病。 

以慢性肾病为例,有没有对应这个西医病名的经方呢?当然有,我常用小柴胡汤。 

《伤寒论》第97条说:“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这段话阐明了少阳病最本质的特征,即人体的正气开始虚衰,邪气亦不强盛,正邪相持,往来纷争。少阳病的主方就是小柴胡汤。 

我临床见有慢性肾衰合并发烧时,即首选小柴胡汤,疗效非常高,且屡用屡验。可以说,小柴胡汤就是治疗慢性肾衰伴发热的特效方。显然,这是用西医的病名来应用经方。 

再比如,我治疗胆结石,常用大柴胡汤为主;治精神分裂症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结肠癌常用黄芩汤;治支气管扩张出血常用泻心汤,等等,都可按西医病名来选择相应的经方。 

五、学好基础经方以及各种不同病机的对治经方。 

经方好用,但经方也难用,为什么难用?源于对经方中的基础方不熟悉。何谓经方中的基础方?我的观点是,即指针对具体某一病机具有普遍性的方剂。 

这类的经方非常多,这是学习应用经方的第一要务。为什么要重视这些基础方呢?因为基础方的主治病机非常明确,疗效稳定,且有规律性、普遍性和可行性。 

进一步说,如果能深入研究这些经方中的基础方,必然可以为应用经方奠定扎实的辨治用方思维,还有助于高效把握与运用基础方治病的切入点。 

有学者认为,仲景经方主治有17大类,包括太阳伤寒、太阳中风、气郁、血瘀、寒痰、痰热、湿热、寒湿、气血虚、血虚阳虚、阳气虚、阴血虚、热盛、热结、寒结、湿热水气、阳虚水气,据此17大类而分别设立基础方。 

以下把这17大类基础经方分别列出,读者不妨细细体味: 

解表发汗基础方是麻黄汤,解肌调和营卫用桂枝汤,理气解郁用四逆散,活血化瘀用桂枝茯苓丸,温化寒痰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清化痰热用小陷胸汤,清热燥湿用栀子柏皮汤,温化寒湿用甘姜苓术汤,缓急止痛用芍药甘草汤,补血温阳用当归四逆汤,温壮阳气用四逆汤,滋阴凉血用百合地黄汤,清热泻火用白虎汤,泻热通下用大承气汤,温阳通下用大黄附子汤,清利水气用牡蛎泽泻散,温化水气用真武汤。 

如果西医治病的最高境界是药到病除的话,中医治病的最高境界就是方到证除。而要达到“方到证除”的用方境界,就一定要深刻掌握这些基础经方。 

在此基础上,再掌握五脏六腑寒热虚实的对治经方。以下详细列出这些对治之方。 

肺寒用小青龙汤,肺热用泽漆汤,肺气阴两虚用麦门冬汤; 

脾胃气郁用橘枳姜汤,脾胃虚寒用理中汤,脾胃寒热夹杂用半夏泻心汤,脾胃气血虚用黄芪建中汤; 

肝瘀血用大黄虫丸,肝湿热用茵陈蒿汤,肝热生风用风引汤,肝胆郁热气虚用小柴胡汤; 

肾虚不固用天雄散,肾阴虚水气用猪苓汤,肾阴阳俱虚用肾气丸; 

心气郁用枳实薤白桂枝汤,心阳虚用桂枝加附子汤,心阴阳俱虚用炙甘草汤。 

亦有两个脏腑兼证的对治经方。心肝阴血虚用酸枣仁汤,心肾阳气虚用茯苓四逆汤,心脾风痰用侯氏黑散。 

还有两种病机的对治经方。瘀热用桃核承气汤,寒瘀用温经汤,阳虚出血用黄土汤,血虚出血用胶艾汤,风寒湿痹用乌头汤,阳虚郁热痹证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气血两虚用当归芍药散等。

 

选择中医热门话题(广告)

如需线上预约挂号问诊点击此👈

加入选择中医线上社群点此处👈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联系我们~随时咨询健康问题

选择中医将一如既往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古医门 Copyright© 2008-2021 记录学习中医的点滴,欢迎分享传阅 E-mail:tanjiaoxian@qq.com Top
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宽屏最佳)IE9.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Powered by 教县 粤ICP备08021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