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高手语录,你一定要仔细领悟………………

分类:微信精华    时间:2019/12/10 9:25:28    人气(2471)    评论(0)    作者:教县

1 眩晕之病,悉属肝胆风火——高鼓峰

眩晕又称为头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头晕时患者会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行走时也不能沿直线前行,只会持续偏向一侧,病发时,眼球会不断震颤。


【语录】

1.无痰不作眩,虽有风者,亦必有痰挟气,虚者亦宜治痰为主。——《医述》 

2.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张景岳 

3.无痰不眩,无火不晕。——《丹溪心法》 

4.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海论篇》 

5.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灵枢·海论篇》



2.多郁不得眠者,从郁结痰火治——张石顽

睡眠良好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标志。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入睡困难、早醒。失眠症的主要症状是对白天活动的影响,例如感觉疲劳、烦躁、情绪失调、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差等。上床难以入睡,或早醒或中间间断多醒,或多梦、噩梦,似睡非睡,或通宵难眠。这样的睡眠状况,如果发生的时间不长,且白天其他不适症状不明显,也不影响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可称失眠,但不能认为就是失眠症。 



【语录】 

1.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阳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林佩琴 

2.凡病后、产后不得眠者,此皆血气亏虚,心脾二藏不足。——《医述》

3 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素问·逆调论》 



打鼾的临床表现非常普遍,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分。生理性打鼾者常见于肥胖及年龄较高而身体肥胖人员,病理性打鼾者常见于脑部疾病如昏迷等无呼吸道疾病和神志不清患者。论打鼾的形式不同,但究其结果来看,轻的使打鼾人不适,重的可致呼吸严重障碍,甚者产生生命危险。

【语录】 

1.鼾眠者,眠里喉咽间有声也。——《诸病源候论》 

2.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伤寒论》

4 夫治呕之法,必用苦辛通降——王旭高 






呕吐是胃内容物反入食管,经口吐出的一种反射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呕吐,但有些呕吐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呕吐可将咽入胃内的有害物质吐出,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大多数并非由此引起,且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

【语录】 

1.上焦之吐,多由气闭,责诸胃阳不能上升也,治在温胃。下焦之吐,多由阴逆,则诸肾阳不能下镇也,治在纳火。——程郊倩 

2.呕苦之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李用粹 

3.呕吐一证,治法以泄肝和胃为纲领,用药以苦辛为主,以酸佐之。——叶天士 

4.治胃之法,全在温通。虚则必用人参,药味皆属和平。治肝之法,药味错杂,或寒热互用,或苦辛酸碱并投。盖因厥阴有相火内寄,治法不得不然耳。——叶天士

5 久咳而滋补无功,必需培养脾元——《会心录》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呼吸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和从外界进入呼吸道内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的动作而排出体外。可是如为频繁的刺激性咳嗽而致影响工作与休息,则失去其保护性意义。

【语录】 

1.咳嗽治表邪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变生他病,故忌寒凉收敛。——张石顽 

2.咳而无痰者,以甘寒润其肺;痰多致嗽者,以辛平燥其脾。——张石顽 

3.疗久咳必先顾其胃气,未有胃不顺而咳可愈者。——王旭高 

4.燥自外感者,必咳嗽咽干,凛凛恶寒;燥因内伤者,必甚干便燥,易饥不欲思食,有伤气伤血之分也。——王旭高 

5.外感之咳,实中亦有虚,宜寓攻于补;内伤之咳,虚中或夹实,宜补水兼清。——《会心录》

6 凡治噎膈大法,当以脾肾为主——张介宾 



噎膈,又称噎嗝,是以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病。噎即噎塞,指食物下咽时噎塞不顺;膈为格拒,指食管阻塞,食物不能下咽入胃,食入即吐。噎属噎膈之轻证,可以单独为病,亦可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统称为噎膈。

【语录】 

1.寒温失宜,食饮乖度,或忿怒气逆,思虑伤心,致使阴阳不和,胸膈塞,故名膈气也。——《太平圣惠方》 

2.凡治噎膈大法,当以脾肾为主,盖脾主运化,而脾之大络布于胸膈;肾主津液,而肾之气化主乎二阴。故上焦之噎膈,其责在脾;下焦之闭结,其责在肾。治脾者宜从温养,治肾者宜从滋润,舍此二法,他无捷径矣。——《景岳全书·噎膈》

 


胃腑以降为顺,治胃重在和降——医学谚语 胃痛,又称胃脘痛。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情绪经常起伏很大,所以患胃痛病的人越来越多。

【语录】 

1.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中梓 

2.虚劳之证,扶脾保肺,多不可缺。——张石顽 

3.愚治虚证,人视为万无生理者,胃阴虚即养胃阴,胃阴虚,胃气亦虚,即养胃阴兼益胃气,无不应手取效,转危为安。——费绳甫 

4.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则胀满。——《灵枢·经脉篇》 

5.胃中寒,则腹胀。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泄。——《灵枢·师传篇》 

 凡治痢疾,一见表证,必先解表——《医述》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但常年皆可有散发病人。

【语录】 

1.凡治痢,和血勿伤血,调气勿破气。——杨士瀛 

2.下痢治法: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热者疏之,小便涩者利之,盛者和之去之,过者止之。——张洁古

3.泻痢不已,急而下趋,愈趋愈下,泄何由止。甘能缓中,善禁急速,所谓急者缓之是也。——李中梓 

4.痢在气分,有苦辛调气和辛甘益气等法;在血分,有酸苦行血及咸柔养血诸方。——叶天士 

5.暑毒亦痢,夏秋最多,釜底抽薪,却是去痢之捷法。——何廉臣 

6.撑痢疾,饿伤寒。——谚语 

7.饿不死的伤寒,吃不死的痢疾。——谚语 

8.只要三瓣蒜,痢疾好一半。——谚语

9 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张景岳 



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此定义把水肿局限于局部或全身血管外的细胞外液(指组织间液)容量的增多。其实,细胞内液的过多积聚,有时也称细胞水肿,如细胞中毒性脑水肿。后者未为上述定义所包括,许多水肿可不伴有细胞内液量的明显变化。为了把水肿这个术语限于细胞外,有人主张把细胞水肿称为细胞水化。

【语录】 

1.肿当分利而实脾,胀宜清气而开郁。——方隅 

2.古法治肿,大都不用补剂,而多用去水等药,微则分利,甚则推荡。——张景岳 

3.虚寒胀病而用温补,阅古人调剂必是通法。盖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叶天士 

4.冬瓜黄瓜西瓜皮,消肿无需他药医。——谚语 

5.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10 黄疸证,服解利之药——《医述》 



黄疸,即血中胆红素增加使巩膜、皮肤、黏膜以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发生黄染的现象。如胆红素超过正常值而肉眼仍未能察见黄疸时,可名为隐性黄疸。黄疸不是一个独立疾病,而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和体征,尤其多见于肝脏、胆系和胰腺疾病。

【语录】 

1.外感之黄,热解而黄自消;内伤之黄,虚回而黄始退。外发体实者,投清凉可愈;内发元亏者,非补益不痊。——《会心录》 

2.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灵枢·诸疾诊尺》 

3.伤寒淤血不解,郁发于表,发为黄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4.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关幼波

5.面目身体悉黄,而中无痞闷,小便自利,此仲景所谓虚黄也,即以仲景法治之。——尤在泾 

6.阳黄当清湿热,开太阳;阴黄当温脾肾,化膀胱。——沈绍九 

7.人有病黄肿者,不可以误以为黄疸。盖黄疸者,遍身为重,眼目俱黄,而面无肿状;黄肿之黄,则其色带白,而眼目如故。——陆九芝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陈良甫 

中风,又名卒中,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角喎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偏瘫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语录】 

1.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其久也,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理。——戴复庵 

2.大概以气药治风犹可,以风药治气则不可;以血药袪风,以气药治痰均可;以风药治血,以痰药治气均不可也。——冯楚瞻 

3.中风,大便必然结燥,盖由痰热郁结于中,宜服润肠丸,使大便常润,则风亦易愈。此釜底抽薪之法,屡试验者。——《医述》



治惊莫若安心,治悸莫若顺气——方隅 

心悸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类症状。本病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

【语录】 

1.怔者血之虚,忡者火之盛,养血则怔自安,降火则忡自定。——方隅

2.心虚则心神不安而怔忡,有淤血亦怔忡。——唐容川






实用经典中医语录150条  



1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2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3
 疗伤必备三七,不须强分内外。 


 4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久病及肾,久病入络。 


 5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慎防伤阴。  


6
 肝随脾升,胆随胃降。  


7
 无痰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虚不作眩。  


8
 行气则后重自除,理血则脓血自愈。  


9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10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11
 痛则不通,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12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13
 脾气喜升,胃气喜降,脾喜燥而而恶湿。  


14
 怪病多由痰作祟,治痰无需只祛痰,贵在治气以为要,气顺则津液自行,绝其源泉痰即消。  


15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6
 百病生于气;诸厥固泄,皆属于下;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17
 久病先针足三里。  


18
 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19
 忍怒以全阴,抑喜以养阳。  


20
 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21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22
 不宜苦寒伐胃府,阳明无热不轻攻。 


 23
 小病理气血,大病调阴阳。  


24
 上下交损,当治其中。  


25
 世无良医,枉死者半,此言非虚。[唐] 孙思邈  


26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唐] 孙思邈  


27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见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28
 喘气毋耗气,精遗勿涩泄, 明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29
 上燥治中,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30
 白丹皮去无汗之骨蒸,地骨皮去有汗之骨蒸,桑白皮去往来寒热之骨蒸。  


31
 学不博不足以达其理,思不精不足以通其变。 


32
 救阴不在血,而在养津与测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33
 木热则流脂,肝热未有不见痰者!  


34
 回阳之中,必佐阴药;摄阴之内,必兼顾阳气。  


35
 汗药宜早,下药宜迟。  


36
 秦艽退黄最妙,以其性能退阳明经湿热邪气也。若无湿热则恐伤燥,又宜慎用。程杏轩  


37
 石膏其性,一善清头面之热,二善清咽喉之热,三善清瘟疹之热,四善清痰喘之热。?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38
 大黄去积,水荡之也;巴豆去积,火燎之也。清?高鼓峰  


39
 黄芩之退热,乃寒能胜热,折火之本也;柴胡之退热,乃苦以发之,散火之标也。清?杨士瀛《仁斋直指方》  


40
 荆芥最散血中之风。清?汪昂《医方集解》  


41
 木香行气,平肝实肠;厚朴散满,行水平胃。清?汪昂《医方集解》  


42
 盖外无恶寒发热身痛之表证,则不必用桂枝;内无眩悸吐涎之里证,则不必用肉桂。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3
 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下可救肾阳。清?王旭高《王旭高医书六种》  


44
 柴胡散胆经之专药,即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清?张聿青《张聿青医案》  


45
 气燥血必燥,清气药中略加花粉、知母;血燥气亦燥,滋燥药中可加入芦根、石斛。清?王旭高《医学当言》  


46
 凡治病勿伤胃气,久病宜保脾土。  


47
 欲治肝者,原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外湿表散,内湿宜淡渗。  


48
 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  


49
 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50
 哮喘必用薄滋味,专主于痰。






1、气症饮水,血症不饮水。

2、热在上焦,气伤则渴。 

3、热在下焦,血伤则不渴。 

4、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5、无阳则厥,无阴则呕。 

6、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7、养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 

8、疹是太阴风热。 

9、癍是阳明火毒。  

10、肝阳上亢,水不涵木。 

11、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12、温病凭脉伤寒凭症。 

13、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14、初病在经,久病在络。 

15、四季脾旺不受邪。 

16、金水相生,子盗母气。 

17、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8、亢则害,承乃制。 

19、暴聋属实,久聋属虚。 

20、欲求南风,先开北窗。  

21、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22、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23、无水舟停,增水行舟。 

24、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 

2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 

26、通邪三法汗、吐、下。 

27、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28、热淫于内,治宜咸寒。 

29、面肿为风,脚肿为水。 

30、导龙入海,引火归渊(源)。  

31、苔黄腻热在肝胆,苔黄燥热在脾胃。 

32、月满勿补,月亏勿泻。 

33、肝胆之症,以下为主。  

34、清肝必须降火,清心必须豁痰。 

35、病不辨则无以治,治不辨则无以痊。 

36、去邪而不犯无过之地。  

37、克敌者存乎将,去邪者赖乎正。 

38、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39、法不过仲景,理不过内经。 

40、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4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42、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43、所为邪者,从亏而见。 

44、湿热毒火,首见肝经。 

45、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46、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 

47、阳络伤则吐血,阴络伤则便血。 

48、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49、中药不效,炮制不到。  

50、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5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52、内热曰烦,外热曰燥。  

53、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54、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 

55、眩晕者无痰不作,消渴者无火不生. 

56、实则谵语,虚则郑声。 

57、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58、肥人眩晕少气多痰,瘦人眩晕少血多火 

59、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60、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61、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62、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63、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64、火郁发之,木郁达之,金郁泄之,土郁夺之,水郁折之。 

65、胃本不呕,胆木克之则呕。 

66、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67、形寒饮冷伤肺。  

68、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69、耳聋宣肺。  

70、胃喜清凉,脾喜温。  

71、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72、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73、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74、病昼则增,夜则安,是阳病有余及气病血不病。 

75、少阳属肾,肾上连肺。 

76、淋属肝胆,泻属脾胃。  

77、凡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阴病有余及血病气不病。 

78、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79、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80、昼则发热,夜则安静,是阳气自旺于阳分也。

81、内不坚则善病风。 

82、夜则恶寒,昼则安静,是阴血自旺于阴分也。 

83、辛开苦降,芳香开窍,淡渗利湿。 

84、脉络空虚贼邪不泄。  

85、脑为元神之府,心为藏神之脏。 

86、阴平阳泌精神乃滞。

87、手心热来腹中热,手心凉来腹中凉。 

88、发热恶寒者发于阳。 

89、无热恶寒者发于阴。 

90、恶寒非寒明是热症。 

91、恶热非热明是虚症。 

92、久病非寒,暴病非热。 

93、久痛无寒,暴痛无热。 

94、麻是气虚,木是血虚。 

95、牙痛长,腿痛短。  

96、冬不用栀子,夏不用麻黄。 

97、久病多瘀,怪病多痰。 

98、从阳化热,从阴化寒。  

99、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100、久病必瘀,久病必虚。





发表评论:
古医门 Copyright© 2008-2021 记录学习中医的点滴,欢迎分享传阅 E-mail:tanjiaoxian@qq.com Top
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宽屏最佳)IE9.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Powered by 教县 粤ICP备08021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