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之堂主人 2017/12/15 10:36:35
    水火不相济-肾阳虚
    金水不相生-肾阴虚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2/14 9:53:17
    心气虚,则心悸,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用人参粉,龙眼肉冲服,千口一杯,慢饮,补心气。
    肝气虚,则目暗不明,眼花,健忘痴呆,用参粉,龙眼肉,枸杞子,泡水冲服,点明目之光,补心肝之血,欲让灯亮,必先添加灯油。
    肺气虚,则咳嗽无力,气短而喘,痰白清稀,神疲体倦,畏风,易感冒,用黄芪,人参,枸杞子补肺气。
    脾气虚,则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薄,面色萎黄,脏器下垂,血失统摄,用人参,大枣,黄芪,党参,生姜各一小把熬浓汤补脾气。
    肾气虚,则腰膝酸软,夜尿频多,遗尿,尿不尽,男子遗精早泄,女子月经淋漓不尽,白带清稀量多,短气虚喘,呼多吸少。用人参粉,枸杞子,核桃肉,芡实助肾纳气,补肾精……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2/13 10:14:12
    荨麻疹:周身肌表上下有团风,抓哪哪痒,一痒就能抓出一片红疹来,严重的痒的烦躁不着。忌海鲜等。这是风邪作怪。血气不流畅。
    治法:让局部肌表血气流畅,风邪得到疏散,瘙痒消失。
    配方:荆芥穗粉,敷在瘙痒的地方来回反复的搓,直到发热为止。止痒。(治标)
    开方:生地一两 荆芥穗五钱,水煎服(先煎生地,荆芥穗后下),这个方子是治疗急慢性荨麻疹,肌肤瘙痒发红的特效方,吃上几剂,把病根挖掉。

    为什么要加一两生地黄呢?
    方解:治风要先治什么?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生地最善于养阴凉血,荆芥穗善于疏通气血,驱散风邪。这样生地能够滋养阴血不足,荆芥穗能够疏泄风邢有余。一个荆芥穗外搓方,配生地内服方,内外兼治,标本并行,其病立愈。
  • 天浩 2017/12/12 17:46:30
    六经“提纲”:一目了然诵伤寒
    实在表: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实在里(郁、结):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虚实错杂在里(偏实):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虚在里(中焦):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虚在里(全身):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虚实错杂在里(偏虚):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 天浩 2017/12/12 15:00:16
    小柴胡汤 : 处方内容是柴胡15克 半夏15克 黄芩15克 党参15克 生姜二片 大枣十枚 炙甘草10克,每付药加入六碗水使用大火来煮成二碗,成人于早晚餐前空腹时喝一碗,小孩减半,此方主要症状是病人自觉忽冷忽热,有呕心感,同时两胸肋位感觉有胀满感,这时就可以服用此方,还有要注意一点,就是女子在月经期中,如果得到任何感冒时,无论妳其它感冒症状是如何不同,请一律使用此方就可以恢复过来,千万不要去吃其它处方,如果妳同时有严重的痛经问题,妳可以在此方中自行加入茜草15克,白芍25克,而煮法与服用方法不变。
  • 天浩 2017/12/12 14:51:20
    补阴饮
    银耳10g百合10g太子参6g石斛3g莲子(去芯)10g,加少量冰糖或酸甜味重的梨2个,煲汤至银耳半化或全化,饮其汁即可!

    炒麦芽15,莲子9,怀山药15,百合9,太子参6,麦冬6,焦米30,煮1500水,全家人适宜,孩子一次50ml~100ml一天三次,大米煮水当水喝,这样滋阴效果相当好
  • 罗大伦 2017/12/12 11:52:19
    阿胶要这样吃才能事倍功半
  • 罗大伦 2017/12/12 11:43:54
    鼻炎
    清鼻涕:(桔梗元参汤)
    配方:桔梗9克、元参9克、杏仁9克、橘皮9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6克、生姜9

    黄鼻涕:(五味石膏汤)
    配方:五味子3克、生石膏9克、杏仁9克、法半夏9克、元参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生姜9

    用法:熬水,大约五碗水熬剩两碗,早晚各服用一碗。
  • 罗大伦 2017/12/12 10:42:14
    很多人认为,如果身体不好,只要运动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很危险!如果您心脏气血两亏,而且有瘀滞,这时突然去做剧烈运动,就可能出现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 罗大伦 2017/12/11 15:37:15
    使用藿香正气有个诀窍:如果这个人泻肚子,那么最好服用藿香正气丸或者软胶囊,因为这样药力可以偏下;如果是呕吐,最好服用藿香正气水,因为这样药力偏上;如果又吐又泻,则两者都用,这是我在应用中得到出的经验。这个经验很管用,我身边的朋友受益匪浅,后来我发现很多朋友都能自己识别寒湿感冒,并进行调理了
  • 罗大伦 2017/12/11 15:21:12
    调理肺部寒热的药,有个秘诀,那就是量不能大。有的医生开方子时喜欢每味药都开三十克,实际上有老中医传授过我,说肺经药,分量要轻,如果过重,则药过病所。的确有过这样的例子,有的医生开几十克一味的药,治疗肺经的病,毫无效果,结果老中医原方不动,只是每味药都换成了三五克,结果病人服后病立愈。

    另外就是治疗肺经病的药(尤其是宣肺解表的药),通常要泡一下,浸透,再者是熬的时间要短,一般十分钟就可以了,熬时间长了,则味厚入中下焦了。这也是一个诀窍
  • 罗大伦 2017/12/11 10:52:51
    在春天即将到来的时候,可以用一点疏理肝气的药,比如中成药逍遥丸。如果肝火变大,可以用一个清朝皇宫里癿方子--灯芯竹叶汤,这是清宫御医给帝后嫔 妃们开的方子
  • 天浩 2017/12/11 9:58:28
    喜则气缓;
    怒则气上;
    忧则气聚;
    思则气结;
    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
    惊则气乱。
  • 天浩 2017/12/8 14:07:55
    速效痛经贴
    方剂:延胡索30g 五灵脂15g 莪术15g 三棱15g 木香9g 肉桂9g 丁香3g
    制法:共研细粉
    功效:温经活血、行气止痛
    主治:痛经、子宫内膜异位
    用法:取药粉适量,用白酒调成膏填满肚脐,胶布固定,一天一次

    方解:方中延胡索为血中之气药,气中之血药,有很强的行气、活血、止痛之功,治疗痛经十分合拍,真可谓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痛经制造出的天敌,故重用其为君药。
    五灵脂、三棱、莪术,破血化瘀,木香行气止痛,四味药合用则气血兼治,共为臣药。血遇寒则凝,遇温则行,若散淤血必先治寒邪。
    肉桂性大热,可以温阳通脉,用其为佐药。丁香性温,又有芳香开窍之功,其作用好比为攻城大军打开城门,直捣巢穴!故为使药。
    诸药合用则寒邪可散,气血得通,则痛经之症,安有不愈之理哉!
  • 中医普及学堂 2017/12/8 10:09:45
古医门 Copyright© 2008-2021 记录学习中医的点滴,欢迎分享传阅 E-mail:tanjiaoxian@qq.com Top
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宽屏最佳)IE9.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Powered by 教县 粤ICP备08021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