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普及学堂 2018/7/14 11:51:11
    像你不会睡觉,烦躁,给你刮完痧后,用四君子加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一喝就呼呼大睡。 如果你还恶心,吃不下饭,这是胃气不降,就加木香、厚朴,不超过十味药,效果却非常好。
  • 选择中医__董洪涛 2018/7/14 10:52:31
    论口臭的中医治疗

    唐代孟棨《本事诗》记载:宋之问才气过人,武则天当政时欲求为北门学士,武则天不许,宋之问作《明河篇》以表其意,末云:“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武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宋之问常年患齿疾,口常臭故也。之问终身惭愤。

    此事未必属实,但口臭可用中医治疗,多可速愈。宋之问如此一位大才,何至于因口臭而升不了官,且“终身惭愤”?!

    从中医来分析,胃气通达于口腔。若胃热,郁火上攻,则易患口臭。所以说,治口臭需从胃论治。如何治呢?

    先分析其病机,之所以口臭,必有胃热,胃热郁久又伤阴,胃阴伤而胃热更旺。因此,口臭多由胃热及胃阴不足两个因素导致。分析清楚了,也就知道如何处方了。

    其方要兼顾两个思路,一则清胃热,二则养胃阴,这是治疗口臭的最佳方法。甘露饮正好符合这个思路,既能养胃阴,又兼清胃热,临床证实,此方是治疗口臭的最佳方剂。

    若口臭早期,则可直接用清胃散,清泻胃火即愈。另外,亦可用大黄黄连泻心汤。顽固者则需用甘露饮。
    平时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油腻、煎炸、烧烤、辣椒等物,以免导致胃热内郁。

    有人说,我嚼口香糖亦可治口臭。口香糖或许对口臭轻症有效,但若遇到重症,估计只能聊作安慰了。
    我常用的治疗口臭的几个处方:
    清胃散:当归10,黄连10,生地20,丹皮10,升麻10,生石膏30,三付,水煎服,日一剂。
    大黄黄连泻心汤:生大黄6,黄连6,三付,开水泡代茶饮,日服数次,不需水煎。
    甘露饮:枇杷叶25,熟地10,天门冬12,枳壳10,茵陈10,生地10,麦门冬10,石斛10,黄芩10,炙甘草6,三付,水煎服,日一剂。若见舌尖红,我常喜加黄连10克,以加强清泻心火和胃火之功。临床验证,加黄连后效果更优。
    (单位:克)

    其实,中医治病疗效甚高,小病可用中医,大病亦可用中医,若能辨证用方准确,往往可收覆杯之效。
  • 飞龙中医 2018/7/13 10:25:34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黄芪、山药各二钱、甘草一钱 加姜汁竹沥各一勺枣四枚 治中风半身不遂右者
  • 飞龙中医 2018/7/13 10:25:30
    六神散 四君子汤加山药、扁豆 姜枣煎,治小儿表热后,又发热者。 家有小朋友收藏哦
  • 张庆军 2018/7/12 14:06:18
    胃的保护:
    胃以喜为补。我在临床强调,特别是癌症病人,重症病人,吃饭的原则很简单,第一是必须病人喜欢吃的,第二是病人吃了不难受的。就这两条原则。有的家属要求病人喝鲜奶,吃鸡蛋,但病人很反胃,那就不能吃。有的病人爱吃水果,吃了水果肚子难受,那也不能吃。我们用药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胃的问题。比如,治疗年龄大的便秘,尽量用白术,或者火麻仁之类。用滋阴药时,尽量加上苍术。用枳壳时最好配合桔梗来调理升降。都是为了保护胃。
  • 任之堂主人 2018/7/11 23:17:39
    口疮:生蒲黄,五倍子,生甘草各10g煎汤漱口 ;甘草泻心汤;扣子七粉2g冲服日三次;面碱水漱口。
  • 天浩 2018/7/10 10:14:45
    补益注意:
    补益药易于壅中滞气,如脾胃功能较差,可适当加入理气醒脾之品,以资运化,使之补而不滞。 注意煎服法,补益药宜慢火久煎,务使药力尽出,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饭前为佳,若急证则不受此限。
  • 天浩 2018/7/9 22:21:38
    关于“实脾”
    许多医家认为“实脾”就是补脾,肝病实脾即补益脾胃,使“脾土不受邪”。实际上“实脾”是调补脾脏之意,并不是单纯的“补”,而是“调”与“补”的有机结合。“补”是指在脾虚的情况下,采用“甘味”之药健脾补中,加强脾胃生化气血功能,既防病邪入侵,又可资生肝血,使肝有所藏;“调”是指用调和之法,以防脾土壅滞,从而维持脾正常的运化功能,同时改善肝的病理状态。临床上常补之以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蜂蜜、饴糖等;调之以陈皮、佛手、木香、青皮、焦三仙等。临床上对于肝病的治疗应辨别虚实,然虽当异治,固脾则一。这种“实脾法”有利于防止疾病的传变、蔓延,以保护未病之脏腑。
  • 张庆军 2018/7/6 11:48:10
    有的人经常疲倦
    1如果肝脏有问题,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
    2如果胃有问题,用小建中汤。
    3如果生殖系统有问题,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4如果合并怕冷,用真武汤。
  • 天浩 2018/7/3 22:42:24
    狭隘的心灵是装不下快乐的源泉的。我们必须学会接纳,接纳比我们高的人。我们必须学会宽容,宽容比我们低的人。
  • 张庆军 2018/6/29 16:56:32
    阴虚总结。阴虚共同特征是五心烦热,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1心慌失眠为主的,心阴虚,用天王补心丹。
    2干咳无痰为主的,肺阴虚。用百合固金汤。
    3饥不欲食,胃皖嘈杂的,胃阴虚,用益胃汤。
    4两目干涩为主的,肝阴虚,用一贯煎。
    5腰酸腿软为主的,肾阴虚,用六味地黄丸。
  • 天浩 2018/6/26 10:30:44
    孙起元经验。
    1舌苔薄白为太阳。 2舌尖及舌边质红舌中苔薄白为少阳。
    3舌苔黄厚而燥为阳明。
    4舌黑润为少阴。
    5舌焦紫起刺,舌青滑,舌蜷为厥阴。
    6舌灰或白而湿润胃太阴。
    7阴虚掌心热。阳虚手背寒。
    8肌表颜额头比手掌热是实热。手掌比肌表颜额头热是虚热,因为虚热攻四肢。
    9肾寒口中淡而无味,肾热口中有咸味。
  • 中医普及学堂 2018/6/26 10:30:41
    要感恩疾病,它让我们知道生命健康的可贵,要跟恩疾病,它让我们懂得如何跟身体如何和谐相处。
  • 天浩 2018/6/21 14:04:33
    薯蓣丸,气血阴阳都补点,还要辩别体质症状才能用。如气血虚为主,用人参归脾丸,阳虚为主,用右归丸或挂附地黄丸,阴虚为主,用左归丸。
  • 倪海厦 2018/6/21 11:51:41
    小建中汤呢,这里有个特征你如果是桂枝跟芍药是等量,就是桂枝汤,但是如果芍药加一倍,是桂枝的一倍就变成小建中汤
古医门 Copyright© 2008-2021 记录学习中医的点滴,欢迎分享传阅 E-mail:tanjiaoxian@qq.com Top
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宽屏最佳)IE9.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Powered by 教县 粤ICP备080215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