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麦大枣汤:
心烦严重者加麦冬12克、鲜竹叶芯30条、丹参12克;
心悸怔忪严重者加丹参12克、茯神15克、潞党参25克;
易怒烦热者加香附12克、素磬花7.5克、川楝子15克。
加减法二:
动辄大怒者,是肝气郁甚,加川芎、香附、枳壳或枳实;
时常叹息者,是肝气不舒,加香附;
情绪低迷者,是木气不升,加柴胡;
周身酸困者,是筋失血养,加白芍;
胸闷气憋者,是气机不利,加苏梗;
空虚胆怯者,是肝阳妄动,加珍珠母;
不思饮食者,是中焦不利,加厚朴;
舌苔滑腻者,是脾失健运,加半夏、陈皮;
急怒易晕者,是气逆上冲,加代赭、旋覆。
1. 肝气郁结,忧虑不休者,合逍遥散。
2. 苔腻、脉滑,咽有炙脔者,合半夏厚朴汤。
3. 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合百合地黄汤。
我们一般也用甘麦大枣汤加味治疗,特别是选用淮小麦,有良好的调节和治疗作用。若见心烦不宁、失眠多梦加太子参、麦冬、柏子仁、夜交藤;若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加枸杞子、莲子心和二至丸。一般吃到2周就有效果了。
二陈汤:
治疗湿痰,加入苍术、厚朴等药,以增燥湿化痰之力;
治疗热痰,可加入胆南星、瓜蒌等药,以清热化痰;
治疗寒痰,可加入干姜、细辛等药,以温化寒痰;
治疗风痰眩晕,可加入天麻、僵蚕等药,以化痰熄风;
治疗食痰,可加入莱菔子、麦芽等药,以消食化痰;
治疗郁痰,可加入香附、青皮、郁金等药,以解郁化痰;
治疗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等症的时候,可加入海藻、昆布、牡蛎等药以软坚化痰。
其它:
如果大便秘结,可在此方中加火麻仁。
虚热汗多,就加地骨皮。
晚上睡不着,可以加酸枣仁。
天麻钩藤饮:
眩晕头痛剧者,可酌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熄风之力;
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
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肝肾。
佛手:
1.舒肝理气,和中止痛:本品辛香走散,直达肝脾,能疏肝郁,行气滞,和脾胃,止疼痛,故常用于肝郁气滞及肝胃不和诸证。凡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者,可与香附、郁金、延胡索等配伍,以理气止痛;若肝气犯胃,胁胀脘痛,呕吐吞酸者,宜与黄连、吴茱萸、藿香等同用,以疏肝和胃;若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呕恶食少者,可与木香、枳壳等相合,以理气和胃;若脾虚气滞,脘腹胀满而痛者,当与砂仁、陈皮、白术配用,以健脾理气;若肠胃不调,泻痢后重者,应与木香、黄连等并施,以行气止痢。
2.化痰止咳:
本品清香味浓,辛开苦降,既能舒肝行气,又能燥湿化痰,故常用于咳嗽痰多者,尤宜于咳嗽不止,胸膺作痛之证。临床多与丝瓜络、郁金、枇杷叶等配伍。
黄连阿胶汤若肾阴虚甚者,可加枸杞子、女贞子以育阴滋肾;若心胸烦热较甚者,加栀子、竹叶以清心火;如大便干者,加麻仁、麦冬以滋阴润燥生津;若失眠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以滋补阴血安神;整夜不寐或稍人眠即多梦者,加朱茯神、菖蒲、远志以交通心肾、宁心安神。
大青龙汤:里热明显者,增加石膏用量,配以天花粉。咽喉痛甚者加银花、连翘、牛蒡子;浮肿者加茯苓、泽泻、苏叶;热甚者加大青叶、蝉蜕;气血虚甚者加黄芪、白术、生地、何首乌;淤甚者加当归、丹参;小儿夏季外感高热:咽红、扁桃体大加银花、蒲公英、牛蒡子;烦躁不安加钩藤、蝉蜕。
风寒的柴胡汤加荆芥防风。
风湿的,小柴胡汤的可以加藿香、白芷、佩兰。这是灵活变化。 那它解郁呢?气郁,生气气得饭都吃不下,小柴胡汤加木香郁金。方解】酸枣仁汤重用酸枣仁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苓、知母宁心安神,滋阴清热;川芎调畅气机,助酸枣仁养血调肝;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临床常用于肝血不足,虚热扰神诸证。方中酸枣仁捣碎先煎,其安神效果更佳。
临床应用中,头痛头晕者,加天麻、白芍;心烦心慌,加栀子、麦门冬;痰湿内阻,加法半夏、远志;气虚,加党参、黄芪;胁痛口苦,加郁金、柴胡;口燥咽干、舌红少苔,加生地黄、玄参
虚甚者,重用人参;虚寒并重者,重用干姜、人参;胃逆呕吐较重者,加生姜、半夏、砂仁;寒湿下注见下利较重者,重用白术,加茯苓、苡仁。
如果说逍遥丸让人心胸变大,那温经汤就让你度量变宽,它是变度量,它是到下面去了,暖子宫的。
如果月经量非常大,出很多血,那你温经汤要加生地,生地能凉血。 如果闭经,闭得很凶,身体有很凉冷的,你要加附子、鹿角胶。 如果你觉得这皮肤干燥,大便也干燥,干结的,要加桃仁杏仁、桃仁滑利大便,杏仁滑利皮肤。
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酸枣仁治失眠时,可与远志相须为用,能增加疗效;若心气不足,可合党参;若兼有肝火偏旺,可佐当归,白芍;若兼脾虚,可配白术;若肺虚,可配麦冬;若气虚,可伍生黄芪;若血虚,可伍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