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苦,是胆和胃失调了。

分类:微信精华    时间:2025/5/19 8:22:09    人气(22)    评论(0)    作者:天浩

昨天聊过口臭,今天再来聊聊口苦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嘴巴是消化道的最上端,如果消化管道里有异常,嘴巴就容易有各种不适。


那么口苦是怎样的异常呢?当胆气上逆,胆汁上涌,嘴巴就会发苦。


在五脏六腑的合作中,胆随胃要从上往下降,胆汁一部分进入小肠,参与食物消化之后,就从底下排走了。这种常态下,是不会出现口苦的。反之,胆气上逆,胆汁上涌,嘴巴就会发苦。


那为什么会出现胆气上逆呢?


一方面,肝气郁结 “引火上身”;肝与胆互为表里,当情绪焦虑、生气上火时,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肝火引动胆火,火性上炎,就会晨起口苦。


另一方面,脾胃淤堵 “交通瘫痪”;脾胃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如果饮食不规律、就容易造成淤堵。胃气降不下去,胆气也被迫滞留,就会出现口苦症状。


想要摆脱口苦困扰,关键在于顺气降火。若是肝气郁结,就要疏肝利胆;若是脾胃淤堵,就要疏通胃气、清降虚火。


具体怎么做呢?分享5个有效的解决方法:


一、经典汤方“小柴胡汤”。

形成口苦的原因是胆气上逆,气机失调,而小柴胡汤正是解决中焦气机失调,引起上热下寒证型的典型方剂,因此想要解决口苦问题,用它就没错。


组方:柴胡24g,黄芩9g,党参6g,清半夏9g,炙甘草5g,生姜9g,大枣掰开4枚。


方中柴胡+黄芩是疏肝利胆的黄金搭档。柴胡来疏肝解郁,疏通中焦,同时也能散气滞,把肝脏里的郁结之气发散出去。黄芩苦寒,可以用来清火降逆。


柴胡配黄芩是绝佳死党,柴胡从左路升,黄芩从右路降,这一升一降就是阴阳之道。在这个方子里,用半夏来消痞散结降胃气,同时半夏还可以化掉胃里的痰湿。


另外,生姜还可以增加胃的运化力和气化力,并且生姜和大枣+甘草+党参就是经典的脾四味,一剂小柴胡汤就都配齐了,而人体中焦缺失的运化和能量也都能照顾周全。


整个方子,虽然看起来只有区区简单的7味药,却紧紧围绕着疏肝利胆,调和脾胃这个核心思想。


二、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就容易出现口干、口苦,如果口苦症状较为严重,推荐大家一个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这个组方,公众号有介绍过,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详细了解一下:

扩展内容:龙胆泻肝丸,能治10种急性病。


三、泡脚良方“柴芩温胆汤” 。

温胆汤是疏通痰湿淤堵第一方,我在温胆汤的基础上加入柴胡和黄芩,组成“柴芩温胆汤”。这个方子既能疏肝利胆,又能化解脾胃痰湿淤堵,两全其美。


组方:柴胡8g,黄芩8g,茯苓30g,陈皮6g,法半夏9g,竹茹6g,枳实6g,炙甘草6g。

扩展内容:免煎煮的温胆汤来啦,趁着三伏一起来泡脚吧!


四、食疗茶饮“白菊花蒲公英茶”。

如果出现口苦症状,同时目赤肿痛、眼屎增多或双目干涩、疲倦眼花、视物模糊的症状,推荐大家这款“白菊花蒲公英茶”就能解决。


白菊味偏甘,有平肝明目、滋阴降火的功效,能通过益肝补阴来平降肝火。蒲公英,既能清肝热又能清胃热,两者搭配发力,对于上热引起的口苦问题,效果不错。


怎么用呢?每次放5到10颗白菊花、3g蒲公英,沸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五、按摩穴位“太冲、内庭”。

每天花 5 分钟按揉这两个穴位,就像给身体做 “理气操”


太冲穴:肝经的原穴,排肝毒,消火气,有医家把它视为人体的“出气筒”,所以肝气郁结,疏通太冲穴效果不错。


内庭穴:内庭穴能控制食欲,疏通胃中淤堵,清胃火,如果有口臭、口苦等上热问题,按揉内庭穴就能缓解。


还有一种常见的口苦,就是体内阴液耗损,致使胆汁相对浓缩上泛,引发口苦。尤其在新冠康复人群中,更为显著。不少朋友自述,即便感染已愈,仍受口苦困扰。解决这类症状,可以用滋润津液的方式来缓解,比如葛根粉、粳米汤、银耳都是不错的方法。


口苦虽看似是小毛病,却暗藏身体脏腑失调的玄机。若不重视调理,任由身体脏腑失调发展,可能引发肝胆疾病,亦或是胃肠疾病,因此及时读懂身体的信号,适当干预,就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无论是选择哪种方式,只要找准根源,坚持调理,就能将口苦这个 “健康警报” 熄灭。日常也要多留意情绪管理,避免肝气郁结,保持规律作息与清淡饮食,呵护好我们的脾胃,就能摆脱口苦的困扰。


推荐学习

一、中医基础入门

图片

二、9大体质调理方案

图片

三、100味中药通俗解读

图片

四、100首经典常用方

图片

五、365种常见病调理

图片


赤脚,一个中庸之人,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本号意在弘扬中医文化,不是求医问药的平台,本号分享的方子,供学习交流,切勿盲目试药。

最接地气的中医公号

↑↑↑扫码即可关注

发表评论:
古医门 Copyright© 2008-2021 记录学习中医的点滴,欢迎分享传阅 E-mail:tanjiaoxian@qq.com Top
建议分辨率为1024×768以上(宽屏最佳)IE9.0以上的浏览器浏览本站 Powered by 教县 粤ICP备08021525号